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赤字迷思》讀後心得(上):國家預算不是家庭預算
你覺得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赤字繼續擴大,政府會破產嗎?原本的社會福利會因為政府沒有錢了,在未來逐漸消失嗎?你認為國家必須收支平衡,才不會債留子孫嗎?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透過「現代貨幣理論」的角度來切入,會顛覆你的想法,告訴你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赤字迷思》的作者是經濟學家史蒂芬妮.凱爾頓(Stephanie Kelton),她是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民主黨幕僚)的首席經濟學家。他想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國家並不會破產,赤字的規模也不是重點,國債可大可小,只要不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財政赤字反而能讓國家更繁榮,政府的責任就是把預算花在正確的地方,並且促進全體國民能夠充分就業。
這本書讓我恍然大悟,原來美國在過去一百年來,都錯誤地把「政府」當成「家庭或商業企業」來看待,其實這完全是個迷思。由於政府是美國貨幣的唯一發行者,它其實不會面臨財政短缺的問題。像美國這種擁有貨幣主權的國家,它不會沒錢。因此,不只是社會福利和醫療保健計劃能得到長期資助,其他的政府計劃也能得以實施。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財政赤字,而是如何用我們的貨幣權力去改善社會缺口。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每翻一頁都覺得思想被刷新了一次,讀到根本停不下。這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經濟學的磚頭書,可是書中的用字遣詞都非常白話文,沒有太艱深的術語和圖表,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小白也可以很輕鬆讀懂。最有趣的是,這本書是我女友介紹給我看的,她自己對這本書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跟我花了很多時間一起討論這本書的內容。
關於這本書的說書,我會拆成兩次來分享,上半集談:「赤字迷思」到底是什麼?我們之所以要繳稅,是為了讓政府收支平衡嗎?我會舉很生活化的例子來做說明。在下半集裡面,我會談:我們真正面臨的赤字是什麼?該怎麼解決比較好?
.
兩則好書金句
1.
《編劇,我想當個好人》告訴我們,可以試著當一個偶爾會犯錯的好人,而不是強迫自己要變成一個完美的道德魔人。如同愛爾蘭作家薩謬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一句名言:
「曾經嘗試,曾經失敗。沒關係,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這一次失敗得更漂亮一些。」(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
2.
我想透過《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讓更多人瞭解,遵循標準教條和隨波逐流的職涯並不是人生的唯一解,其實每個人都擁有創造精采人生的潛力。我在誠品限量版的內頁寫下:
「沒有人是你,這正是你的超能力。」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有沒有哪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在別人眼中卻「如獲珍寶」?
「打工仔小張」在短影音頻道上,拍攝許多簡單的操作流程影片,
像是如何購買高鐵車票、如何用麥當勞點餐機點餐、如何去醫院看病掛號。很多觀眾心想,這不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紛紛提問:「為什麼要拍這麽簡單的影片?」
小張回答:「我想要縮小中國的城鄉差距,有很多來自偏鄉的人們對新科技一竅不通,但這些影片可以幫助到他們。」
或許身在台灣的我們,沒有這麼明顯的城鄉差距,但我總是記得,很多對於都市朋友來說「理所當然」的事情,對當時來自台東的我都像是「不可思議」的魔法。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對你顯而易見的事情對別人有幫助。有時候,我們認為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能在別人的生活中發揮重大影響。
留意這些細節,就能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
.
【好書推薦】希望我 10 年前就讀到的 10 本職場好書
當你剛踏入職場,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我早一點知道這些事情就好了!」事實上職場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規則和技巧,如果沒有人教導或提點,我們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與經歷很多的錯誤才能學會。但是,如果能夠提前讀到一些職場技巧的書,我們就可以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並且更快地適應新環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分享給你希望我 10 年前就讀到的 10 本職場好書清單。這些清單文涵蓋了職場上的各種主題,像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何與同事和上司溝通、如何管理時間和壓力、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和創意、如何規劃職涯發展等等。這些職場好書都是由經驗豐富的職場人士所撰寫,他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建議,讓讀者們可以快速的從中學習和受益。
這份書單依照三個大項目編排,從基本「工作心態」、「工作能力提升」到「轉換職涯跑道」依序呈現,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心得、值得一讀的重點、我得到的啟發、以及適合推薦給怎樣的讀者。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讀書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喜歡用聽的讀者,文章內也有附上「下一本讀什麼」每本書的 Podcast 說書連結。
.
【贊助】跟金牌會計師學賺錢思維
你想要獲利賺錢,必須看懂財報上的「關鍵數字」!
但是,一般人只要聽到「財報」就會瑟瑟發抖,身為財會小白的我也是一樣…
只要看到財務報表那些無法理解的名詞、大量的數據,瞬間就感到頭痛難受、老眼昏花。
直到近幾年我開了自己的公司,才投入大量時間去學習,漸漸瞭解財務報表是怎麼一回事。
我最近剛好看到「郭榮芳」老師在《經理人月刊》開的線上直播,他將財報三表裡的專有名詞,用簡單好懂的白話解釋給我們聽,是我聽過最有收穫的會計財報課程。他舉的例子都非常生活化,完全不會讓人覺得死板板的只是在套公式、背名詞而已。
上完課之後我去做了一點功課,發現他曾是台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的資深合夥人,更是《經理人月刊》的首席財會講師,這樣的專業背景及實戰經驗,難怪能把財報講得如此淺顯易懂!
如果你是企業主、公司管理者、部門主管或是投資人,想理解一家公司財務報表裡的數字,會為公司帶來什麼影響,以及想利用手上的財務報表做出明確的決策,或是一般的個人想提升自己的財務思維,那就不能錯過老師開設的這堂【跟金牌會計師學賺錢思維】線上課程喔!
生動案例,非財會背景小白也能輕鬆掌握賺錢秘訣
- 案例 1:7-11為何要賣茶葉蛋?造就長銷商品的方法是什麼?
- 案例 2:一樣是餐廳,RAW和八方雲集誰比較會賺錢?
- 案例 3:為何鼎泰豐總是大排長龍?拆解不斷創造獲利的訣竅!
- 案例 4:剖析台積電、Amazon、鴻海的獲利模式,教你內行人才懂的賺錢眉角
零基礎財報課,四大課程亮點養出超強生意腦
- 掌握「大數法則」快速看懂複雜的「財報三表」
- 拆解上萬張財報下的數字密碼,建立正確的財報觀念與賺錢思維
- 剖析知名企業的獲利模式,看懂各行各業的經營門道
- 建構「賺錢三觀」,解鎖獲利的 12 道關鍵策略
課程介紹與購買頁面:http://pse.is/59feb7
瓦基讀者專屬優惠:結帳輸入專屬折扣碼「WAKI350」即可現折 $350 元
2023/9/12 正式開課!最後 55 折優惠,錯過不再!
(閱讀前哨站 歷年業配清單|優惠折扣專區)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耳邊說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