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讀後心得:資訊整理變得輕而易舉 1

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最痛苦的不是沒有資訊,而是「資訊太多」!更慘的是,我們平常處理和儲存了這麼多的資訊,卻在真正需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到底,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就提供了一套非常有效的資訊整理方法和操作步驟。


這本書跟《打造第二大腦》有什麼差異?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的作者是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他是知識管理領域的專家,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關於「生產力」和「數位筆記工具」的方法和技巧。他把「第二大腦」這個概念成功地從美國推向了全世界,我也跟大家大力推薦過他的前一本書《打造第二大腦》

你可能會很好奇,這兩本書名聽起來有一點像,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首先,《打造第二大腦》是首部曲,談的是「知識管理」的方法。

第一本書有一半的篇幅在談第二大腦的「理論」,說服我們接受這個新概念。然後用了另外一半的篇幅,教我們一套「實作」的方法,從吸收知識到產出知識。這套方法簡稱「CODE」,也就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和表達(Express)的操作流程。

學完第一本書,你對知識的輸入和輸出,會有全盤的了解。但是,處理「知識」的流程會用到許多的「資料」,這些資料該放在哪裡?怎麼放?這就是第二本書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這本新書是二部曲,談的是「資訊管理」的方法。

第二本書教我們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的文件、圖片、表格…等數位檔案,放到適合的位置,讓未來的自己更方便使用。整本書只有兩成在談理論,其他八成都是實作和範例,是一本操作性非常高的書。這套方法簡稱「PARA」,也是這本書的英文書名,代表四個主要類別:專案(Project)、領域(Area)、資源(Resource)和檔案庫 (Archive)。

藉由這套 PARA 的分類方式,就能有效幫助我們「組織」和「管理」所有資訊的流動,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存取、處理和應用知識。

如果你都還沒讀過,第一本最值得先看。若你認同且願意採納這種做法,其中已經有很多可執行的步驟,教你如何將資訊化為自己的知識與輸出(CODE法),你就可以跟著做了。

操作第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檔案和資訊儲存的疑問,這時候就是第二本上場的時間。第二本談更多的是資訊管理與儲存的方法(PARA法),很實戰導向。

如果要把這件事情一次學好,我認為兩本都是必要的。

接下來,我簡單介紹 PARA 的意思和範例,然後再談談我個人對這套方法的實踐和看法。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讀後心得:資訊整理變得輕而易舉

簡介什麼是 PARA?

PARA 是一個「組織資料的系統」。可以幫你把數位生活中的每一筆資訊——每一份文件、檔案、筆記、會議紀錄、工作用到的資料——放在確切的位置,讓你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快速找到。簡單來講,這就是一種「資料夾的分類方式」,主要包含四種資料夾:

一、專案(P):指的是有「明確終點和目標」的活動,例如寫一篇報告、規劃一場活動、開發一個新產品。專案是有「截止日期」的,並且在完成後不再活躍。

二、領域(A):指的是你需要「持續管理和維護」的生活或工作領域,例如健康、財務、個人成長、職業發展。跟專案不一樣,領域是「沒有截止期限的」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責任。

三、資源(R):指的是你平常「收集」的資料和知識,例如網路文章、書籍筆記、影片連結,或者任何你覺得很有啟發、很有趣的資料。資源就像是工具箱裡的工具,可以跨專案和領域使用。

四、檔案庫(A):指的是「現在用不到」的專案、領域或資源裡面的資料,但是你仍然想要將這些資料保留下來,以便將來參考的素材。檔案庫就像是你的「數位倉庫」。

你手邊的任何資料,只要是愈跟「截止時間」和「採取行動」相關的,就愈把整理到專案資料夾。如果是「沒有時間壓力」的,你就往後面放到領域、資源或檔案庫。

透過 PARA 的四個類別分類,我們就等於掌握了一個讓資訊能有效儲存和流動的系統。書中有很多範例指出,這套系統除了可以「個人」使用之外,很多企業的「團隊」也使用這種方式管理資訊。PARA 可以幫助個人和團隊的資訊變得井然有序,促進了效率和生產力的提高。

如同作者所說:「用來組織資訊的系統必須夠簡單到讓你騰出注意力,而不是佔走你更多注意力。你的系統必須留給你時間,而不是奪走時間。」這是我們在採用任何系統之前,必須記在心裡最重要的一句話。


專案清單是生產力的核心

這套 PARA 方法聽起來,雖然很像是在談如何「存放資料」的方法,可是我覺得真正會對你造成重大影響的,反而是讀完之後你會真正體會到「行動的重要性」。

我最喜歡書裡面有一個單元叫做「建立專案清單」,能夠幫我們釐清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這也是 Tiago Forte 擔任生產力教練的時候,跟對方在前幾次談話的時候會優先做的事情。

步驟很簡單,先列出你當前所有的專案,為每一個專案制定明確的目標,制定截止期限和時間表,然後確認它們的優先順序,最後再重新評估專案清單,做出取捨。他指出:「建立一份準確的專案清單會讓你有信心接受或拒絕新的責任。一旦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餘裕,就可以有意識且策略性地決定怎麼運用它,而不是處於被動」

這個方法,就跟我在《卡片盒筆記實戰課》裡面提到的「工作誌」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隨時都應該有一張「工作清單」,裡面列出當下「最重要的專案清單」,然後根據這個清單展開其他的行動。所有我們吸收的知識,都要優先支持這份專案清單。只有其他少數的資訊,才被放到領域和資源的類別裡面。

一旦我們建立了專案清單,才會知道哪些事情很重要,而哪些事情應該被拒絕。如同作者所說:「你每次拒絕一件沒那麼重要的事,它所佔據的時間和力氣就會被釋放出來,讓給更重要的事。」專案清單就是生產力的核心。


資料夾結構的跨平台普遍適用性

PARA 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那就是它的「跨平台的普遍適用性」。

它適用於任何一個可以儲存資訊的平台和裝置,適用於你想保存的任何一種資訊。書中有一句話打中我的痛點:「就連最有條理的人也經常犯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在每個保存資訊的不同地方使用不一樣的組織系統。」

為什麼這是一個痛點?

因為我「很少」從頭到尾只使用一個應用程式來完成一個專案。而每一套系統都有一個潛藏的「維護成本」,光是在資料夾找東西就會耗費你一定的腦力。如果 10 種軟體有 10 種組織資訊的方式,那當你一起使用它們的時候,就會產生沉重的精神負擔,就連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都受不了。

作者強調:「PARA 提供了將你需要取用的資訊統合起來的方法,即使它們被存在許多個不同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將 PARA 資料夾的結構「延伸」到你使用的每個平台,像是電腦硬碟的資料夾,雲端硬碟的資料夾,筆記軟體的資料夾。

像我正在陸續把自己的電腦硬碟、雲端硬碟、專案管理軟體(Notion)、美工軟體(Canva)上面的資料,用 PARA 的方式進行整理。這套方法可以讓我在「不同的平台」之間,使用「相同的邏輯」去收納和尋找資料。這大幅減輕了我的腦力負擔。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讀後心得:資訊整理變得輕而易舉 2

後記:不要為了整理而整理

總結來說,《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就如同書名,是一本很完整的實踐手冊,跟著書中操作,就能夠解決大部分人遇到的資訊整理的問題。如果你還沒接觸過這個概念,我會大力推薦把作者的兩本書都找來看。另外,我覺得更棒的地方是,雖然這是一本談資訊整理的書,但是作者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千萬不要為了整理而整理」。

他在書中強調:「我的理念是盡可能少整理、盡可能晚整理,並且只在絕對必要時整理。」除非整理資訊的行為可以讓你進入平靜的心情、激發你的動力,否則整理的本身不具備任何內在價值(當然也無法創造價值)。當我們把這套方法串聯到自己的專案行動,知識的力量才會展開。

說到最後,很多讀者可能會好奇,瓦基常常提到「卡片盒筆記法」,還有我常常使用的 Heptabase 筆記軟體,我會使用 PARA 這套方法來管理我的筆記嗎?答案是「不會」。

我在《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的學員專屬社團會分享這本書的「另外一種版本」的心得,談我跟作者有哪些理念「相通」,而哪些理念「不同」。這部分需要很多卡片盒筆記法的背景知識,我就不在公開的說書分享,否則大家會聽得一頭霧水。

簡單來講,我認為 PARA 對於「做筆記」是一個阻力,而我認為卡片盒筆記法搭配 Heptabase 筆記軟體,才是一種更容易操作、更有擴充性、更加全面的知識管理系統。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