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 Podcast 有聲說書、一則好書金句。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EP.135 《呼吸》讀後心得:保證刷新人生三觀的精采科幻小說
去年我在 Podcast《電扶梯走左邊》受訪時,跟節目主持人 Jacky 大聊我們曾經讀過的書,Jacky 大力推薦給我一本他讀過最棒的科幻小說《呼吸》。他說這本書不只會令我「腦洞大開」,更可以帶給我許多生活和哲學思想的新靈感。最近我剛好完讀,只能說我真是愛死這本書了!
《呼吸》的作者是姜峯楠,他是一位華裔美國科幻小說作家,他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在寫作方面,他的每篇故事都有一個石破天驚的創意,而且經過精雕細琢,是典型的重質不重量。他寫作至今已經超過 30 年,只發表過 17 篇「中短篇幅」的科幻作品,但每一篇作品都在科幻界造成巨大震撼,橫掃各大獎。
他得過堪稱是「科幻界奧斯卡獎」的各大獎項,包含 4 座「雨果獎」、4 座「星雲獎」、4 座「軌跡獎」,還有 15 座全球各大科幻獎。他也是史上第一個榮獲「雨果獎」的華人,可以說是華人科幻界的傳奇人物。這本《呼吸》就是收錄了 17 篇作品裡面的 9 篇。
書中的故事包含了這幾種類型:時光旅行的另類詮釋、生命的存在和意義、命定論和自由意志論的探討、虛擬和真實的親情關係、平行世界的選擇。每一則故事的篇幅都不會太長,卻能直搗作者想要探討議題的核心。全書用字精煉、背景設定明確、故事情節精采、寓意撼動人心。以下介紹書中三個有趣的故事,以及我認為充滿哲理和反思的金句,再加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前往收聽
.
EP.134 《疫苗商戰》讀後心得: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你知道新冠疫苗為什麼可以快速開發出來嗎?你知道這些技術原本是在醫學界不受重視的邊緣項目嗎?疫情之前,有一群充滿信念的科學家鑽研還不成熟的技術,忍受被同儕排擠、媒體輿論的壓力,在亮麗的聚光燈外為了信念而奮力開發疫苗,才有了人類史上最快速的疫苗開發創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的故事。
《疫苗商戰》的作者是《華爾街日報》的特約作家古格里.祖克曼(Gregory Zuckerman),他很擅長報導金融機構、人物專訪、企業故事。在這本書裡,他訪問了產業界、學界和政界超過 300 位跟疫苗開發相關的人物,用小說般的筆法,生動報導出新冠疫苗六大廠牌的激烈競爭和恩怨情仇。
讓我很意外的是,這段疫苗開發的故事,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我原以為這是世界「頂尖」大藥廠的競賽,沒想到實際上,真正挺身而出的是一群看起來不怎麼可靠、曾飽受世人質疑、需要到處籌措資金的科學家和商人。作者帶我們走過這些實驗室和各大研發機構,透過每一位關鍵人士的資訊,逐漸認識這一場高潮迭起的疫苗開發過程。
這本書談的「並不是」人類在面對疫情的錯誤、疏忽和混亂。反而,這本書要講的是「科學在一場現代瘟疫中保護人類的故事」。科學家們在一年之內研發、測試、製造出疫苗,讓數百萬人免於罹患重症。在火速開發疫苗的背後,則有無數的轉捩點和戲劇性的變化。
前往文末參加《疫苗商戰》x2本抽書贈獎
>> 前往收聽
.
一則好書金句
想要打造一個充滿創意的作品,要先採取行動、再進行優化。如同《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曾經說過:
「你只需要知道方向,而非終點。方向就已經足以讓你做出下一個選擇。」
( 分享這句話到 Facebook )
.
Podcast 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Spotify
如果你喜歡 Podcast 說書的呈現方式,誠摯邀請你前往 Apple Podcasts 給予五星評論,你的推薦會幫到有其他需要的讀者們,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非蘋果用戶看這邊:只需要三個步驟,非蘋果用戶也可以留言評價唷!)
.
希望你從這週的說書節目裡,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的週末,我們下週見!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5,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