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好用嗎?有缺點嗎?破解七個常見的誤解和迷思 1

「卡片盒筆記法」真的好用嗎?為什麼有些人選擇不用了?

我特別從網路上精選了兩篇抱持「反面」意見的文章,進一步探討:為什麼卡片盒筆記法不如他們心目中的預期?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導致最後棄坑?這些困難是否是真的困難,抑或是對於這套方法的誤解?以下是我的分析和討論。


第一篇不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文章

首先,第一篇是 《中途筆記》的站長中中在部落格文章〈我為什麼沒有用《卡片盒筆記》〉寫下的棄坑理由,主要可以歸納成三個重點:(1) 降低寫作的樂趣、(2) 概念難以形成關鍵字、(3) 用純關鍵字搜尋就可以了。

以下我針對每一個論點逐項分析和討論:

1.降低寫作樂趣

站長中中認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時必須「建立卡片之間連結」是一件很耗時的事情。她還認為,對待靈感筆記的心態應該要更輕鬆一點,她在原文寫道:

「我也不喜歡《卡片盒筆記法》裡一定要把靈感筆記刪掉這個想法,靈感筆記有時候就是很天外飛來一筆、很真實,如果非要那麼嚴謹,整理成永久筆記,那比較像在做研究,而不是單純寫作。」

這是一個對於卡片盒筆記法的誤解,甚至可以說是對於「靈感筆記」的錯誤解讀。我讀過《卡片盒筆記法》這本書三次,書中沒有任何規則說一定要把「靈感筆記」刪掉,也沒有說一定要把靈感轉變成為「永久筆記」。包含我研究過其他的文獻資料看來,也沒有指出盧曼有強調過這種作法。

所謂的「靈感筆記」指的其實是:「把任何時刻浮上你心頭的靈感寫下來,不需要寫得特別工整,這種筆記只是為了抓住倏忽即逝的想法,讓你之後可以回顧當時的靈感。」紀錄靈感的用途,只是為了保留麵包屑。

我自己的做法是什麼?

我在筆記軟體裡面操作靈感筆記時,會先把浮現出來的靈感隨意新建一張卡片,打上一個通用的標籤 #idea,方便之後篩選出來進行回顧。在紀錄的當下,絕大部分的靈感是「不需要跟其他卡片建立連結」的,因為紀錄靈感應該是一件輕快、簡潔的事情,只要能把當下浮現靈感的原因寫清楚就好。「建立連結」是以後的事情,是回顧的時候的事情,是發展成永久筆記時要做的事情。

紀錄靈感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刻意練習的事情,久了你才會知道哪些是值得紀錄的靈感,哪些是毫無意義的胡思亂想。

此外,我也喜歡把靈感筆記保留下來,留在某張引用到的永久筆記的尾端(不要跟內文混淆),移除掉 #idea 標籤,保留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我知道「當時這則永久筆記是從什麼靈感發展出來的」。然而,有些靈感筆記只是一直以靈感的方式保留著,沒有特定的連結,類似「孤島」般的存在。直到某一天,這個靈感變成了某個值得「發展」的想法時,再進行轉化。

重點:不要強加不必要的規則,傷害了寫作和寫筆記的樂趣。


2.概念難以形成關鍵字

站長中中認為「有些概念只能在人的大腦裡連結,無法在軟體上」。

她舉了三本書當例子,她在讀《自學力是我的超能力》的時候,聯想到《社會性動物》與《終結平庸》,三本書都對體制與主流價值觀提出挑戰。她認為這種抽象觀念很難用一個或多個關鍵字去分類。她在原文是這麼總結的:

「因為這三本書作者的立場和態度,也就是「不認同主流價值,提出挑戰」,已經形成一個印象,記在我的腦海裡了,所以當類似的東西出現時就會跳出來呼應,而這樣的東西顯然很難紀錄,也不會出現關鍵字可以關聯。」

這個舉例其實非常有意思,她認為這三本書之間很難建立起「關聯」,但是事實上卻完全相反;正是因為她有了這樣的體悟和紀錄,她才發現了這三者之間的關聯,那就是「不認同主流價值並提出挑戰」。

而更有趣的是,「不認同主流價值並提出挑戰」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關鍵字,這正是三則讀書筆記的核心觀念之間,能夠產生最重要的「關聯」。

會出現這種「身為魚、卻不知道自己在水裡」的錯覺,正是因為錯誤地沿用了「關鍵字」的傳統觀念。

傳統的關鍵字概念(或大部分人以為的關鍵字),是類似「主流價值」、「挑戰」這種簡短的「單字」或「單詞」。只用這樣的維度去思考事情,的確會把很多事情愈差愈細,結果成了支離破碎、各自零散的孤島。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標籤」和「分類」的誤用。我們傾向打上一堆零散破碎的短單詞關鍵字,卻很少(或不曾)去整理跟這些關鍵字互相關聯的筆記的脈絡。

在這種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關鍵字其實是一個「具體的想法」,也就是用「不認同主流價值並提出挑戰」來命名的一份「索引筆記」(也就是我在《卡片盒筆記實戰課》裡對於脈絡化、結構化筆記的定義),用來梳理跟這個想法有關聯的其他筆記,包含永久筆記、文獻、想法或案例。

我自己的做法是什麼?

卡片盒筆記法真的好用嗎?破解七個實作時的誤解和迷思
將概念「不認同主流價值並提出挑戰」整理成索引筆記

舉例來說,當我觀察到這三則筆記的共同關聯時,我可以建立一則「不認同主流價值並提出挑戰」以概念為主的索引筆記。在筆記的下方,我會連結「以前」我曾經寫過類似概念的永久筆記,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串聯起來。

然後,我可以把相關的書目,透過索引的形式,條列式整理在下方,並寫清楚我為什麼要連結這這些文獻,寫出具體的原因。更有趣的是,我此時回想起跟《終結平庸》同一位作者撰寫的《黑馬思維》,書中也有提到同一個概念,所以也一併整理起來。這樣的一份索引筆記,其價值遠高於單純用關鍵字打上的「標籤」或「分類」。相反的,這是一個有脈絡地、有結構的索引筆記,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是一個以後可以重複使用,可以持續發展的概念。這種筆記的價值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提高。

重點:並不是概念難以形成關鍵字,而是概念的本身就是關鍵字。


3.用純關鍵字搜尋就可以了

站長中中認為「如果有關鍵字,那搜尋也能辦到」。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撰寫的筆記標題都帶有特定的關鍵字,那麼用「搜尋」就能直接找到了,幹嘛還要費力地「建立連結」呢?對吧?如同她在原文寫道:

有的時候我們帶著目的寫文章,因此都是同一類主題,要找關鍵字也很容易。譬如前幾個月我很專心的讀了十本關於「口吃」的書,關鍵字很自然離不開「口吃」、「語言治療」,因此只要透過搜尋,就能從筆記中找到素材。

這些筆記是不同時間和情況下紀錄的,經由搜尋,找出彼此的關聯,其實就是網路狀的知識體系。那沿用本來搜尋習慣其實就能滿足我的需求了。

我認為這個看法:對,也不對。

一個好的筆記標題命名方式,的確能幫助我們在 80% 以上的情況找到需要的資訊。例如寫了一堆「口吃」的筆記,那麼只要透過關鍵字尋找就可以了。最快,又有效。

但是,像前面提到的三本書共同對應到一個主題的情況,就無法用單純透過「某一個關鍵字」找出來。這個時候,如果你有一則索引筆記,你就更容易在聯想到「主流價值」或「提出挑戰」的時候,從這則筆記裡面找到彼此關聯的線索。此外,就算這三本書無法直接被你的關鍵字找到,但仍然可以透過索引筆記裡的連結「爬」到。

我自己的做法是什麼?

卡片盒筆記法好用嗎?有缺點嗎?破解七個常見的誤解和迷思 2
標題名為「生產力」的一篇索引筆記

像是我很熱衷於研究「生產力」(productivity)相關的主題,我如何整理這個關鍵字底下的資訊呢?

我創建一則名為「生產力」的索引筆記,在裡面分成三個副標題:(1) 為什麼生產力很重要?(2) 如何發揮生產力?(3) 使用那些生產力系統?

依據副標題的涵義,我會把相關的永久筆記條列式整理進去,如果情況必要,我會填補一些文字進去,讓前後文更好被閱讀和理解。

在這則筆記的範例圖片中,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被「紅框」框選的永久筆記,標題名稱裡面完全沒有出現「生產力」這三個字啊?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這些永久筆記跟「生產力」是一種「弱關聯」,它們本身要描述的概念不完全等於生產力。但是,當我把它們整理道同一則索引筆記的時候,他們就跟這則筆記產生了「強關聯」,因為在同一個脈絡下,他們有助於我對於生產力的描述。

所以,回到站長中中的觀念「如果有關鍵字,那搜尋也能辦到」,我必須提出反駁。如果,我沒有利用索引筆記來整理生產力的概念,那麼儘管我再會搜尋「生產力」三個字,我也絕對不可能尋找到大部分的「紅框」框選的筆記。更重要的是,這些筆記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標題裡面包含生產力的筆記。

引用《卡片盒筆記法》書中的原文:「選定關鍵字不是一種官僚風格的選字行為,而是思考過程當中的真正關鍵,這會促使你想出更深層的解讀,去跟其他的舊筆記進行更有創意的聯想和連結。」因此我才下了一個這樣的結論:「一個好的關鍵字,往往不會存在於表面的文字上。」

重點:缺乏連結和脈絡的筆記,或者只透過搜尋關鍵字的筆記,其思想的深度只能停留於淺層的表面,而無法進一步細究背後的深層涵義。


第二篇不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文章

接著,是第二篇由《Dr. Dean² 的處方箋》的站長 Dean 在電子報〈我不用卡片盒筆記的原因〉寫下的棄坑理由,主要可以歸納成四個重點:(1) 有些想法是無法在當下就寫成筆記、(2) 有些想法本不應該被連結、(3) 儲存資訊是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4) 從已知中創造已知會失去寫作樂趣。

2023/12/1 更新:站長 Dean 也對我的這篇文章進行了專文回覆,他說:「蠻喜歡這種觀點碰撞的感覺,透過雙方的觀點,去理出底層的價值觀差異,進一步幫助自己找到一些原本找不到的答案。」有興趣的可以前往 Dean 的文章〈(續集)我不用卡片盒筆記的原因〉看看他找到的答案!

以下我針對每一個論點逐項分析和討論:

4.有些想法無法在當下就寫成筆記

站長 Dean 認為「有些想法是無法用既存文字表達的」,他指出人腦終究跟軟體不同,雖然當下硬要做的話,還是能夠把想法寫下來,然而我們寫下的那些終究腦中真實的樣貌不同的,只是「接近」而已。在使用了卡片盒筆記法一段時間後,他在原文感嘆道:

「我到後來覺得,其實沒有必要把自己腦中的所有想法在當下就利用文字記錄下來,你可以保存這樣的想法在腦中,等待未來某個時刻,有更好的展現工具時,再將它們具象化。」

我同意這句話,大部分的想法是不需要被記錄的(人腦一天有六萬多個想法),如同我在前文提到的,這些想法絕大多數是「毫無意義的胡思亂想」,僅有少數是「尚未發展完成、但值得紀錄的想法」。

例如「太陽從東邊出來好漂亮」,如果我不是一個詩人,我根本不需要紀錄這種事情。絕大部分的想法都是這種還沒有發展價值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只是一個體悟、一個讚嘆、一個無奈,的確很難付諸言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的確放在心裡「醞釀」就好了。

另一方面,例如「短影音到底有沒有做的價值?」對於一位內容創作者來說,他短暫的想法可能是很多人做成功了,似乎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這個想法在當下尚未成熟,雖然無法言明,但是就值得把暫時的狀態寫下來。

例如在靈感筆記寫下「誰說過他們做短影因成功了,為什麼會成功?我為什麼現在還抗拒?」 如果我現在不紀錄,那麼未來的我就會失去脈絡,忘了我當時為什麼要想這個問題。甚至更糟的情況,我們可能會「誤記」,人腦具有扭曲記憶的特性(儘管我們都不想承認),不要百分百仰賴純粹的記憶。

重點:大部分的靈感不需要紀錄,但是當你的目標足夠明確,你愈知道要記錄哪些靈感。


5.有些想法本不應該被連結

站長 Dean 認為「有些想法本不應該被連結」。

他指出,人腦中的一些想法無法以任何形式在現實之中被連結,甚至我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它們應該被連結。他反對「所有想法都應該要被連結」的觀念,並且在原文寫道:

「但並非任何創作都是在寫論文,會需要多元思維的連結。有些創作,其實更像是將不知為何而生的單一想法或感受描繪出來,是一種直覺思維的具象化。」

對於這段話我很有共鳴,的確在某些時候,腦中會有「突如其來」的抽象想法,很難在當下就釐清到底要跟哪些筆記產生關聯。

我認為,為一則筆記建立「連結」,用於類似寫論文時論證、引用的功能,只是其中的一種好處,而非唯一的好處。

為一則筆記建立「連結」最主要是為了保留「脈絡」,是為了保留「從哪裡來」想到什麼、為什麼想到,以及下一步可以「往哪裡去」的思考線索。

我自己的做法是什麼?

卡片盒筆記法好用嗎?有缺點嗎?破解七個常見的誤解和迷思 3
標題名為「馬來西亞自由行」的索引筆記

例如,我在馬來西亞旅遊的時候,看到吉隆坡的道路設計有很多「減速丘」,讓車輛速度有效減緩,連帶保障了行人的用路安全。當下,這個想法跟我以前做過的三千多則筆記「沒有」直接的關聯,所以我無法直接跟其他筆記「建立主動連結」。我當時只做了一件簡單的事情,我把它寫到這次「馬來西亞自由行」的索引筆記裡面。保留了這個想法「從哪裡來」的線索。在未來,如果我要撰寫關於「交通安全」、「小設計造成大改變」方面的主題,就可以回溯到這個想法並拿出來使用。

延伸閱讀:我如何運用「卡片盒筆記的精神進行馬來西亞自由行規劃和撰寫遊記」教學文章。

如果在當下我沒有這則索引筆記,我也可以選擇單純紀錄到「日誌」,跟日期產生關聯,讓自己知道是哪一天寫下這則想法的即可。當然,能透過索引筆記的整理最好,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索引筆記的原因之一。

重點:不用強求一定要建立主動連結,光是保留被動來源的出處就已經很有效用。


6.儲存資訊是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

另外,對於人們想要透過卡片盒筆記法將「接收到的資訊捕捉下來」,站長 Dean 則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你今天會想要把自己接收到的資訊捕捉下來,儲存在卡片盒筆記中,是因為你害怕自己的大腦以後會忘記曾經看過該資訊,這是一種對於過去的執著。

而你將這些資訊儲存下來的目的,也是因為你認為這些資訊未來可能會用得到,先存起來做一個預備,避免到時沒靈感,那這是一種對於未來的執著。」

我認為,這是誤解了第二大腦用於「儲存資訊」的用途,也誤解了卡片盒筆記法背後的用意。

根據 Niklas Luhmann 本人的描述,他將卡片盒筆記視為一種「溝通的夥伴」(Communication Partner)。他認為,這個系統是一種思想的擴展,能與他進行「對話」。卡片盒不只是一個用來管理知識的工具,而是一種能夠激發新想法和理論的概念化實體。

我們之所以建立、使用、維護這個「溝通的夥伴」,為的是讓我們有機會和「過去」的自己對話,持續創造「當下」新的自己的過程。

在我的看法中,我們不是儲存資訊為了未來使用,而是紀錄當下的想法與理解,並順手建立連結保留當時的思考脈絡,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當下」對於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這個動作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剛好是一個良好的副作用),是這些思考的紀錄會恰巧在「未來」的某一處派得上用場(或很多處)。

使用卡片盒來紀錄、連結和管理知識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擔心自己會忘記,而是放手讓自己忘記。這個溝通的夥伴的存在,是讓我們自己擁有十足信心:「不需要記得所有東西,而是儘管忘掉大部分的東西,需要的時候還是能夠即時取用」。

重點:不要為了過去和未來而做筆記,是為了當下的自己而做。當你愈懂得享受當下的筆記過程,你的過去愈會在無意之間幫助到你的未來。


7.從已知中創造已知會失去寫作樂趣

最後,站長 Dean 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質疑如果我們都使用「過去」的素材在創作,那會是一件多麼枯燥乏味的事情。他在原文評論道:

「若剛開始就是從『已知中創造已知』,那似乎創作對我而言就失去了那麼點樂趣,變得有點是機器人般的標準操作。」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一個誤解。我們不是「只」從過去的素材創作,而是我們站在「過去的肩膀」上面創作。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情,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以為自己探索到的「未知」,其實都建立在以前的「已知」。

例一、科學研究:一個科學家可能從一個已經被廣泛接受的理論(比如說,牛頓的力學定律)出發,再進一步探索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相對論)。這樣一來,「未知」就是基於「已知」而進行的探索。

例二、創業:一個年輕人發現自己擅長程式設計(已知),決定創立一個新的軟體公司(未知)。他運用這個已知的技能,去解決市場上還沒被滿足的需求。

例三、旅行和文化探索:一個人可能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傳統有深刻了解(已知),然後決定去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家旅行(未知)。他會用自己對文化和人類行為的基本理解作為出發點,更容易適應和欣賞新的文化環境。

這些例子也強調了,擁有一個穩固的「已知」基礎,可以讓我們在探索「未知」時更有信心和方向感。使用卡片盒筆記法,就是幫我們建立這樣一個已知的信心基礎,讓我們在航向未知時,有一個基準點可以參考。

因此,我認為「從已知中創造已知」是一個不夠好的說法。更好的說法可以是「從已知中探索未知」。大部分的人之所以對未來感到迷茫,正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知道什麼」,因而難以跨出那個看似艱難、實則容易的第一步。

就像是學習就是把新知縫接到舊知,「連結知識」就是深入學習的關鍵。有些人嘗試做了連結,卻做得不夠深入。大多數人只做到了「吸收資訊」,而忘了把不同知識點結合在一起,所以他們的學習是不完整的。

羅振宇曾提到他的學習方法:「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幾個詞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當我們把知識從「氣態」轉變到「液態」再變成「固態」,透過自己的話重新輸出,固化下來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

就像是卡片盒筆記的連結要有前因後果,而不是丟一個連結就結束,因為脈絡互相連結的筆記更容易在未來派上用場。

淺層學習只專注於「輸入」,但深度學習更注重「輸出」。

所謂的淺層學習專注於輸入,指的是不斷在新知上面疊加新知,而忘了跟舊的知識進行整合。相反地,深度學習更注重輸出,講的是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並且用自己的話語重新詮釋。

同理,就像在這篇分析反面意見的文章裡面,如果我不曾寫過大量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卡片和文章,我就無法寫出這一篇分析文。我在文中提到的很多觀念跟引用,有許多來自於我曾經思考和撰寫過的概念,只是剛好在這一個新的脈絡上(討論不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原因),產生了全新的詮釋。

重點:不是從已知中創造已知,而是從已知中探索未知。


後記:從已知中探索未知

關於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其實我也是「從已知中探索未知」,我參考之前自己整理過矽谷新創教父 Paul Graham 的一篇精彩文章〈如何表達不同意見〉,依據文中的第六點「反駁原文」和第七點「反駁主要論點」的指示撰寫而成。

此外,這篇文章是在 Heptabase 筆記軟體的「白板」上面撰寫完成,我同時在白板上面擺放:文章主體、原文重點和評註、延伸範例。這樣的撰寫流程,有助於我保持思路的清晰,也讓我能針對每一項論點進行更完善的討論。你可以參考這個白板的公開連結,可以更瞭解文章背後的思考脈絡。(你可以前往 Heptabase 官網免費試用七天

卡片盒筆記法好用嗎?有缺點嗎?破解七個常見的誤解和迷思 4
你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的 Heptabase 筆記軟體白板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破解一些大家對於卡片盒筆記法的誤解和迷思,我們必須明白使用這套系統真正的用意是什麼,以及它的侷限性到底在哪裡。

總結這篇文章的七個重點:

  1. 不要強加不必要的規則,傷害了寫作和寫筆記的樂趣。
  2. 並不是概念難以形成關鍵字,而是概念的本身就是關鍵字。
  3. 缺乏連結和脈絡的筆記,或者只透過搜尋關鍵字的筆記,其思想的深度只能停留於淺層的表面,而無法進一步細究背後的深層涵義。
  4. 大部分的靈感不需要紀錄,但是當你的目標足夠明確,你愈知道要記錄哪些靈感。
  5. 不用強求一定要建立主動連結,光是保留被動來源的出處就已經很有效用。
  6. 不要為了過去和未來而做筆記,是為了當下的自己而做。當你愈懂得享受當下的筆記過程,你的過去愈會在無意之間幫助到你的未來。
  7. 不是從已知中創造已知,而是從已知中探索未知。

如果你想要掌握「卡片盒筆記法」這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卡片盒筆記實戰課》。你會在課程裡面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2 則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按讚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