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祕辛|近況更新、馬來西亞自由行的三個啟示 1

嗨!

大家最近過得還好嗎?

我想透過這封信,跟大家更新一下近況,以及分享我從馬來西亞自由行回來之後得到的三個啟示。

瓦基的近況更新

不知不覺之間,今年已經快要過完了,回顧過去的幾個月,發現我自己幾乎把每天都排滿,接了好多的邀約和訪談行程。說實話,上半年一路忙下來,已經有點接近「疲乏」的臨界點,所以趕緊空出一大段時間,安排了一趟久違的出國之旅。

雖然我一直強調過懂得「拒絕」的重要性,但儘管我已經拒絕掉大部分的事情,我發現自己還是答應了太多事情。前陣子我剛好跟個人品牌教練于為暢(暢哥)第一次碰面,簡單聊了之後才意識到,我似乎還是讓自己「太忙」,想要滿足太多的期望、追逐太多的曝光。跟暢哥聊完之後,我自己反省到:「忙是自找的,可沒人逼你。」關於如何把時間「忙」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還是有很多得學習和精進的地方。

既然談回顧,我覺得必須從「反省」開始。延續前面提到的,雖然我好像忙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一直耽擱著:我的第二本書。目前我只完成了大綱和大部分的原始素材蒐集,但一直還沒有進入到「編修成章」的組織階段。隨著新線上課程的密集備課要到十月底才結束,第二本書必須等到十一月份才能動筆完成了。這也呼應到前面的「忙」沒有忙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反而是滿足了太多別人的邀約,卻忽略了自己應該要有的創造。

另一方面的回顧,談談一些好的進度。

關於我的第二堂線上課程《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終於開啟募資,我原本擔憂這門課的受眾族群太小,但數字證明了有這方面需求的人們還是很多。在開課之前,其實我也很猶豫到底要不要開,我很擔心會「失敗」,也就是受眾族群不夠多。但是我退一步思考,才發現我對於這堂課有一個執念:「如果開這堂經典課程的人不是我,那我一定會十分後悔。」也就是說,過個幾年回頭看,如果我不鼓起勇氣開這堂課,我必定會後悔萬分(像極了兩年從台積電離職前的心情)。所以說鼓起勇氣也好,硬著頭皮也罷,就是開課了!要就做到最好,也只有立志成為老師,才能更驅動自己把這門技藝學得更好。

關於「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頻道」的經營,不知不覺間也成長到了 9 萬多位的訂閱者,距離今年初訂下的目標 10 萬名訂閱者,已經逐漸接近。從開始頻繁發片到現在,大約也過了半年多,算是非常符合當初設定的「發片策略」(可以參考今年 2 月寫過的幕後秘辛),還沒有新增太多元素、也沒有刪減什麼元素。我的想法是,當我累積了足夠的數據,就可以在年底有個比較完整客觀的分析(比較不會被極端值影響),來決定明年初要調整的策略。有朋友曾經問我,為什麼不快點推出「短影音」的形式?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還在等相關的「技術」到位——自動化與 AI 生成的技術。如同我很喜歡的「一魚多吃」經營策略,短影音可以是某種形式的一魚多吃,而上半年投入的人力和金錢成本太高昂,因此我仍然抗拒投入。待我使用的平台技術到位之後(非常接近了),預計在明年初就可以開始短影音的執行,屆時在跟大家分享背後的想法跟策略。

馬來西亞旅行的啟示

趁著今年的雙十國慶連假,我跟女友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進行了一趟自由行,前後總共九天。距離上一次出國旅遊,可以追溯到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了,而隔了這麼久終於能夠出國,讓我體會到了久違的放鬆。

這次的馬來西亞之旅,除了讓我體驗到巨大的文化衝擊之外(會寫成一篇公開遊記分享),對於我自己身為「創作者」的身分而言,還帶給我一些特別的體會。

1. 旅遊反而促進靈感湧現

在出國登機的那一天清晨,我因為內心滿滿的期待,所以等不及鬧鐘響起我就提早醒來。在那個當下,我腦中突然浮現出滿滿的想法,是關於最近我跟大家分享的 Heptabase 這套筆記軟體的一些問題。因為許多讀者向我提問:「我該換軟體嗎?」「上手難度會不會很高?」「這個新玩意兒真的比較好嗎?」「它能取代我慣用軟體的哪些功能呢?」這些問題在我腦中不斷盤旋,以至於我在出國的前一天,都還在忙著回答這些此起彼落的提問。

當天我醒來之後,腦袋突然靈光一現:「會不會我們根本問錯了問題?」

所以我馬上開啟電腦,打開 Heptabase 當天的 Journal 頁面(也就是日記),雙手敲著鍵盤完全停不下來,文字嘩啦嘩啦地落下,我當下就寫完了〈Heptabase 是更好的筆記軟體嗎?其實我們都問錯了問題〉這篇文章 60% 的草稿,然後才心滿意足地關閉電腦,整理行李展開當天出國的行程。

在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時,再搭乘桃園捷運的路上,我腦中的思緒完全停不下來,我利用 Heptabase 的手機 App 繼續補充那篇文章內容。隨著窗外的景色向後退去,文章的內容持續不斷地增加,下車之前大約就完成了 80% 的草稿。在登機室的時候,我就把這篇文章的草稿版本先貼給了 Heptabase 的創辦人 Alan,也跟他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後來下榻吉隆坡之後,我再利用兩個晚上的零星時間,把這篇文章正式發表出去。

2. 身為創作者的原動力

在這裡講個題外話,也是平常比較少說的內心話。

「為什麼我趕著在登機之前,急著把一個還在草稿版本的東西貼給別人?」背後的原因說起來有點令人莞爾:「我害怕這次飛行是我的最後一次飛行。」所以我必須把這個我認為很棒的文章想法,先分享出去,儘管我最後真的發生什麼不幸,我也不會覺得遺憾。

這種「對死亡的畏懼」其實常常存在我心,也影響著我經營自媒體或近乎一切的決策。也就是說,我認為死亡(或人生當中的任何無常)其實離我們很近、很近,只是我們太常把正常的生活當成理所當然。

正因為這種對死亡的畏懼,我每次想創作一篇新的文章,製作一門新的課程,撰寫一本新書的時候,我心裡抱持的想法往往是:「在我還能幸運地活著的時候,我能盡力完成多少事情?留下多少寶貴的資產?」我認為這種心態會帶來很有趣的改變,我思考的是:我能創造什麼獨特的價值,我能留給這個世界什麼;而不是我能賺多少錢,我能從這個世界掠取什麼。

我想,這正是身為一位「創作者」(Creator)的真諦。我們能夠創作的題材無限,但是我們的生命長度有限,對於題材的慎選、對於時間的珍惜,正好是驅動我們前進的原動力。生命正是因為有限而美麗(旅行也是因為時間長短有限,我們才會愈發珍惜)。

雖然說到這邊有點扯遠了,但以上這段文字,就是我在馬來西亞返回台灣的飛機上寫下的,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旅遊反而促進靈感湧現」。

3. 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型態

這次出國,我也體驗到了「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型態」所帶來的好處。

如同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我目前合作的剪輯師、社群小編以及行政助理,在台灣的時候我們就是遠距離工作,透過 Notion 軟體線上協作所有的工作內容。而這次出國旅遊,這些事情還是照樣在運作。

剛好前陣子我推出了《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線上課程的募資,在我出國的這段時間,募資仍然持續進行,相關的貼文宣傳持續發布(由小編協助),進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在對外的業務與合作洽談方面,目前我已經將 80% 的溝通準則交由我的行政助理執行,讓我節省下來大量對外溝通的心力。

在馬來西亞旅行的這幾天,我就不太需要煩惱一些平日營運上面的瑣事,而是更放鬆地享受旅遊的內容,體驗和認識當地的文化與歷史。同時之間,也因為「旅遊反而促進靈感湧現」,我在當地看到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等多種民族的互動之下,更促發了我對於「多元觀點」的探索興趣。

例如,我在傍晚休息的時候,去尋找了很多關於「卡片盒筆記法」的反面論述,像是「誰誰誰不使用卡片盒筆記法了,為什麼?」「誰誰誰認為卡片盒筆記法不好用,為什麼?」我讀了很多跟我原本觀點互相衝突的內容,仔細思考之後,透過 Heptabase 寫下了更多卡片盒筆記法的新內容。我也順手添加了更多元素進去《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的逐字稿當中。

在旅程當中,我內心浮現一個問題(或許你也正好想問):「人都在國外旅行了,幹嘛還做工作啊?」

我發現,這並不是那種別人指派我要做的「工作」,而是那種我自己想要探索、因為旅行而激發的靈感、生命有限必須趕緊記錄下來的事情。這些事情的確是「工作」(work)的一部分,但也是我人生「創作」(work)的一部分。為了糊口飯吃而工作會不甘不願,為了心之所向而創作則是甘之如飴。

當我們採取了一種不受地點限制的「工作型態」,也就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這是一種不受地點限制的「創作型態」。旅行的時候順手創作,就不是一件那麼奇怪的事情了。

這個月的幕後祕辛就聊到這邊,我們下個月見!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