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勝大》讀後心得:三個翻轉強弱優劣的觀念 1

你聽過〈大衛與歌利亞〉這個聖經故事嗎?三千年前的古巴勒斯坦戰場上,兩軍各派出一位戰士決一死鬥。其中一方的歌利亞是身高兩米、手持巨劍、全身包覆盔甲的強大戰士,另一方的大衛是一個沒穿盔甲、手持投石器的瘦小牧羊人。他們倆人正面對決,你覺得誰會獲得勝利?


如何以小勝大?

這個故事是《以小勝大》這本書的開場好戲,戰鬥開始的瞬間,大衛馬上用一顆石頭丟出了致命一擊,直接將巨人歌利亞打倒在地。秒殺!這是運氣嗎?還是奇蹟?《以小勝大》的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告訴我們,都不是,大衛的勝利是一次精采的以小博大,大衛懂得善用自己的奇特優勢去贏得這場勝利。

我很喜歡這本書傳達的觀點:優勢可能是陷阱,劣勢或許蘊藏機會。就像巨人歌利亞,以為自己孔武有力、身穿鎧甲,弱小的牧羊人絕對不是自己的對手。但他卻沒料到自己因為動作緩慢,還沒來的急砍到大衛,就被大衛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發石頭直擊眉心,大衛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戰鬥,而不是學歌利亞要拿刀跟他對決。

這本書中充滿了商界、學界和歷史上的故事案例,推翻我們以往認為「表面上的」強弱優劣。像是強大的國家不一定百戰百勝、有一個富可敵國的爸爸不一定是好事、讀名校不一定比較強、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不一定沒成就。以下分享書中三個翻轉強弱優劣的觀念。

《以小勝大》讀後心得:三個翻轉強弱優劣的觀念
Photo by David Cruz asenjo on Pexels.com

1.不要跟強者硬碰硬

你覺得強大的國家和弱小的國家交戰,誰的勝算比較高?

政治學家 Ivan Arreguín-Toft 曾經彙整了一項數據:在過去 200 年間,人口與軍力相差 10 倍以上的強國與弱國之戰,它們的勝敗比例。依照常理判斷,你可能會猜強國取得近 100% 獲勝對吧?但實際的數據是,強大國家的勝率是 71.5%,弱小國家是 28.5%。

可是,當我們再深入一點觀察,可以看到一項更有意思的數據。當弱國拒絕用傳統的方式跟強國交戰,反而改採「非傳統戰術」跟「游擊戰術」的時候,弱國的勝率從 28.5% 一口氣提高到了 63.6%。強者未必強如其表,弱者也未必弱如其表。

我最近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就是 TikTok。在 YouTube 獨霸全球影音觀看時間的時候,有太多的影音上傳平台曾經想與它分庭抗禮,但是最終沒有任何一個成功。後來,TikTok 以「短影音」的姿態進入市場,一推出之後大受年輕族群歡迎,直到 2020 年 6 月的時候,美國使用者的 TikTok 觀看時間正式超越了 YouTube,自此遙遙領先1TikTok overtakes YouTube for average watch time in US and UK by BCC News。TikTok 不跟 YouTube 比影片的長度、不比影片的品質、不比創作者的知名度,反而是以極短、吸睛的影片,擄獲了觀眾更多的目光。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如果你是各種客觀條件下的弱者,你不應該在強者佔有優勢的領域跟他硬碰硬,你要尋找的是自己的獨特優勢——那些在強者眼中毫不起眼的優勢,然後加倍利用、加倍放大這項優勢。


2.當小池塘裡面的大魚

如果你是考生,你會想盡辦法考進名校嗎?如果你是主管,你會只招募名校的學生嗎?

如果你認為「非名校不可」的話,不妨看看這一個有趣的研究。研究人員針對全美國所有大學的經濟博士畢業生做過一項統計,去計算這些學生在「頂尖期刊」發表過多少篇的論文,並且依照這些學生在班上的成績來分類。被刊登在頂尖期刊的數量,用來衡量學生的學術表現。

排名最頂尖的大學,例如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頓,班上成績前 10% 的頂尖和優秀學生,平均發表過 1~4 篇的頂尖論文。但是成績在 10% 以外的普通學生都發表不到 1 篇。在名校裡面成績表現普通的學生,就像大池塘裡面的小魚。

排名非 Top30 的普通大學,也就是名校學生看不上眼的那些大學,他們班上成績前 1% 的學生,平均發表超過 1 篇論文。在普通學校裡面成績頂尖的學生,就像在小池塘裡面的大魚。

如同研究結果顯示的,在普通大學表現最頂尖的 1% 學生,他們刊登的頂尖期刊數量竟然勝過名校的普通學生。當我們進一步觀察名校的普通學生,會發現他們很多人在名校裡面感到挫折、沮喪、信心低落。反而是普通學校的頂尖學生,他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跟鬥志,因此展現了更好的學術表現。

如果你是負責招募的主管,記得多看普通學校的最頂尖學生一眼。如果你是考生,要仔細思考是否要進頂尖學校墊底,還是在次一個等級的學校成為班上的學霸。有一句話叫做「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指的就是寧願在一個等級低一點點的小環境裡嶄露頭角,成為裡面的佼佼者,而不是在一個高等級的圈子裡面,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追隨者。

不過,我認為最高竿的做法不是「挑選池塘」,而是「創造池塘」。以專業領域為例,只要你能創造一個全新、獨特、屬於自己的池塘——也就是專業的技能組合,你就是裡面最大的那條魚,誰也無法取代。


3.遇到困境反而有益

如果我們在起跑點上處於「劣勢」,難道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嗎?那倒未必。

心理學家曾經針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做了一個機智問答測驗,來評量當他們碰到「實際上」比「表面上」更複雜的問題時,能不能避免依靠衝動和直覺來作答。測驗的問題總共有三個,其中一個問題是:

五台機器用五分鐘製造出五個零件,請問,一百台機器要製造出一百個零件,需要花多少時間?

很多學生快速回答了「一百分鐘」。這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是一百台機器同樣只要花「五分鐘」就可以製造出一百個零件。總共三個類似的機智問答,學生平均答對了 1.9 題。接著,心理學家請第二組學生來進行測驗,問題內容都一樣,只是他們改變了問題的「字型」,把字型縮小一點、改成斜體、改成更淺的灰色,看起來像這樣:

五台機器用五分鐘製造出五個零件,請問,一百台機器要製造出一百個零件,需要花多少時間?

結果,學生必須更費力、斜著眼睛看、更仔細地看,才能讀懂這個問題。測驗的結果是,這二組學生平均答對了 2.45 題,明顯高於第一組的 1.9 題。這個現象可以稱為「有益的困境」(desirable difficulties),指的就是有時候,身處困境反而會讓我們得到好處。心理學家說道:「學生花費更多的功夫產生了效益:他們更深入思考、更深入處理,如果他們必須克服一道障礙,迫使自己更認真點思考的時候,他們會在克服此障礙上做得更好。」

如同書中提到,有許多閱讀障礙的人,必須採取非傳統的學習策略,後來反而成為成功的律師、醫師和創業家。我也回想到以前我一開始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正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在讀完書之後,很難把記憶保留下來,所以每本書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抄錄筆記。或許就是這些投入的時間,讓我很緩慢地重複閱讀每個標記下來的段落,重複咀嚼書中內容,因此對於每本書的理解才能進一步加深。讀者或許會以為我很會抓書中重點,但事實是,我只是投入比平常人多很多的時間,去解決和克服我所遇到的困難罷了。

因此,有些劣勢不一定要急著避開,反而可以想想看如何善加利用。

man wearing black and white stripe shirt looking at white printer papers on the wall
Photo by Startup Stock Photos on Pexels.com

後記:強非強弱非弱

以小勝大》是一本讀起來十分流暢的好書,故事性十足又富含寓意。我在讀的時候也一直想起另一本之前分享過的《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其中的「不平等優勢」拿來形容大衛這類的弱者,也完全適用。大衛因為輕裝而敏捷,歌利亞砍不到,不平等。大衛在不被歌利亞碰到的情況下用投石器擊殺他,不平等。外表看起來是一場巨人和牧羊人的對決,卻因為不平等優勢而演變成一場單方面的迅速擊殺。

我覺得讀 Malcolm Gladwell 的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透過他精彩的敘事筆法,可以勾起你很多的延伸聯想。像是他最近的新書《失控的轟炸》跟《以小勝大》都有提到倫敦大轟炸這個歷史事件,就讓我思考到烏俄戰爭的俄軍無差別轟炸,反而會激起烏克蘭人民的士氣和勇氣,事實也的確如此。他的另一本《引爆趨勢》則讓我思考到所謂的「引爆點」,不只可以用來引發一場流行趨勢,還可以用來幫我們自己建立一些良好習慣。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起跑點很糟糕,跟別人比起來很弱勢,或者總覺得自己到處碰到困境。那麼,這本書就是你的必讀之選,當我們困在傳統觀點的強弱之分時,很難看得清楚自己到底有什麼優勢。透過書中的故事來讓自己延伸聯想,你才會發現自己值得在一個不同的池塘自在悠游。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註腳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