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濫用《情緒勒索》!真正意思、常見誤解、讀後心得 1

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陷入了他人的情緒操控之中,而難以自拔?你是否想過,如何能更好地理解和處理這種情緒勒索的行為?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到好奇,那麼《情緒勒索》這本熱銷超過 25 萬冊的書可能就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


《情緒勒索》這本書在說什麼?

情緒勒索》的作者是知名的心理諮商師周慕姿,多年來累積超過了一萬小時的收費的諮商經驗。她同時也是企業講師、專欄作家,還是一個金屬樂團的主唱,身分十分多元。她在這本書中指出,「情緒勒索」是一種隱含在日常對話中,讓人感到壓迫、委屈甚至想逃避的情緒操控手法。這種手法經常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包括家人、朋友或同事,他們往往利用愛、期望、義務或恐懼等情緒來逼迫我們達成他們的需求。

書中引用了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揭露情緒勒索的面貌,並強調這種現象在華人社會尤其常見,原因在於華人深厚的孝順文化、對權威的尊崇以及對子女的過高期待。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人們陷入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困境。

作者以一種精準且層次分明的角度,深入探討情緒勒索的成因,並提出提升「自我價值感」以及「建立情緒界限」等方法,來幫我們避免遭受情緒勒索的困擾。她強調道:「每個人都應該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應該因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

近期我邀請作者慕姿接受我的訪談,一起在「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節目上暢聊這本書的內容,以及我自己感興趣的衍生話題。


情緒勒索的真正定義是什麼?

我第一個問題就請教慕姿,對於那些還不清楚「情緒勒索」這個關鍵字的聽眾朋友們,要如何辨認「典型」的情緒勒索者的形象?情緒勒索者通常有什麼樣的「特徵」或者「行為模式」?

她坦言,這個詞在她開始提及後,使用的頻率變得很高,甚至有些人對她感到生氣,因為他們認為此詞常被用來批評人,使得教育孩子變得困難。然而,她澄清,情緒勒索並不是一個用來罵人的詞,而是一種在華人社會中非常典型的溝通方式,這種溝通方式的出現,多半源於「愛」與「尋求安全感」的需求。

慕姿進一步解釋,當人們感到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覺得自己被拒絕,會引起強烈的焦慮感。然而,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學校並未教導學生如何處理這種情緒,使得他們無法明白這種焦慮感的來源,並將其轉化為憤怒。慕姿指出,這種憤怒往往內含了過去對父母或權威要求的服從,以及成為情緒勒索的受害者以滿足他人需求的壓力。如果無法達到這些要求,他們可能會背負上「不孝」、「不負責任」、「對不起國家民族社會」等社會期待的負擔。

當角色轉換,變成可以壓迫別人的人,他們也會習慣性的用這種方式去提要求。但當他們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原本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會再度湧現,並轉化為憤怒。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開始指責對方「不孝」、「不負責任」等,其實,這都只是為了討愛,為了獲得安全感。然而,這種討愛的方式卻避免了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和脆弱的情感,反而帶來了暫時的安全感。然而,每次未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又會引發他們深深的焦慮。這一切都源於我們的社會結構,期望我們遵守某些規則和要求,如孩子們需要尊敬長輩,因此在這樣的期望下,他們不需要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而且不太可能遭到拒絕。

這種情緒勒索的現象並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建立在一種互動的心態上,當小孩或對面的人也接受了這種教育和訓練,認為他們必須這麼做,情緒勒索就形成了。如果我們不去理解背後的脈絡,只是純粹地批評這種行為,這種情況就無法被理解,也無法被打破。因此,我們需要敞開心扉,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這才是解決情緒勒索問題的根本方法。

聽了慕姿老師的回答之後,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當我一開始聽到「情緒勒索者」這個詞的時候,我會自然地把這種人想像成非常壞的、居心不良的人。然而,透過這本書,我漸漸明白這些人可能只是出於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他們的擔心和恐懼只是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試圖去要求或強迫對方。書中我得到的另一個體悟是,情緒勒索不單單只有情緒勒索者的問題,被情緒勒索的人同樣面臨自己需要面對的課題。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困難和挑戰,只是面對的方面和層次不同。

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地將情緒勒索者當作唯一的加害者,對他們抱持敵意或污名化他們。他們也許只是在尋找一種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可能帶來困擾和傷害。我們需要理解他們,並找到更健康的方式來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有時,讓他們真正焦慮與不安的,是這段關係的好壞;而情緒勒索的手段,可能只讓他們暫時獲得了表相的滿足,但卻讓他們失去了真正害怕失去的「重要事物」:親密關係,以及對方的愛。


如何避免受到情緒勒索的影響?

接下來,我提到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特別容易」成為情緒勒索者的目標,那麼慕姿老師覺得這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到情緒勒索的影響?

她認為,那些容易陷入情緒勒索惡性循環的人,通常對人際關係和他人情緒的「敏感度」較高,並且更容易感到焦慮。這些人會因為對他人的情緒有較高的敏感度,能迅速辨識出他人的情緒變化,並且利用這種敏感度來優勢地與他人相處。然而,這樣的行為模式可能源自於他們的童年經驗,即他們必須要去照顧他人的情緒,才能感到安全,或者他們天生對情緒非常敏感,因此會隨時留意他人的情緒變化,並嘗試採取行動防止自己受到傷害。

在情緒勒索的循環中,當他們感受到他人情緒的來襲時,他們會試圖安撫這些情緒,並按照他人的意願行事,以求避免自身的不舒服。這種做法能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他人的行為,進而防止自己受到傷害。然而,這樣的行為卻也使他們陷入了情緒勒索的惡性循環中,因為他們過於擔心他人的情緒變化,從而忽略了自我需求和自我疆界,並提高了自身的焦慮度。

慕姿進一步指出,這種情緒敏感和試圖控制他人情緒的行為其實是他們的「生存策略」,他們習慣用這種方式來獲得反應,例如他們會透過語言或行為來使他人產生反應,不論是服從、反抗或是逃避,他們都知道如何處理。然而,他們最害怕的就是他人的「毫無反應」,因為無法得知對方的情緒反應,他們將不知所措,因此他們會傾向於尋找那些對他們的行為有反應的人,以維持他們對他人情緒的控制。這樣的行為模式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安全感,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導致他們與他人的關係變得緊張,並增加他們的焦慮程度。

事實上,每個人對於情緒勒索的反應並不相同,並非所有人都會對這種情況作出回應。慕姿建議,當我們發現自己過於在意他人的情緒,並且特別想要讓他人感到舒服,甚至將他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時,我們應該警覺自己可能已經陷入情緒勒索的循環中。此時,我們應該學習保護自己的疆界,並調整自己的態度,以避免自己成為情緒勒索的受害者。

最後,慕姿強調:「避免情緒勒索的最有效策略就是保持冷靜並控制自己的反應。即使面對情緒勒索者的激烈情緒,我們也應該保持冷靜,並理智地應對。」如此一來,我們才能避免被他人的情緒牽著走,並能夠保護自己不受情緒勒索的傷害。

《情緒勒索》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如何處理職場上的情緒勒索?

在職場上面,我們可能也會遇到情緒勒索類型的主管或同事,如果有同事很喜歡用那種態度:「你為什麼不願意多幫我一點點,我們感情不是很好嗎?」像是這種常常用情緒和感情當理由,提出那種讓人很不舒服的需求,我們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和處理比較好?

她指出,當人們利用關係去追求自己的需求,例如強調彼此深厚的情誼,以期待對方更多的幫助,這便是情緒勒索的一種形式。對此,受到情緒勒索的人會感到不舒服,甚至可能產生罪惡感或擔心關係受損。慕姿認為,這正是情緒勒索的最可怕之處,因為它使人覺得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也就是得「滿足對方的需求以保持關係」。

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慕姿強調,對方可能只是希望你能更多地照顧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屈服於情緒勒索才是唯一的出路。實際上,人們可以選擇以理解對方的需求,但同時也表達自己的困難,並提議尋找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樣,雖然你可能無法直接滿足對方的需求,但你仍然可以保持真實的溝通,並避免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

慕姿也強調,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情緒勒索。她提到,如果我們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界限,並有能力辨識對方的目的,我們就能更加自信地面對情緒勒索。她建議,當我們感到憤怒或者不滿時,我們需要反思這是否是我們長期以來被情緒勒索的結果,並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透過自我了解和清晰的溝通,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應對情緒勒索,並保護自己不受其傷害。

身為一個人,我們有感受,也有需求。我們應該要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備「你應該」的教條壓著,使得兩人互動時,只有一個人的聲音。


《情緒勒索》遭受的批評和誤解

在這本書推出之後引起很熱烈的討論,但是一定也會出現「批評」的聲音。像是我聽過有讀者跟我講,自從他的孩子讀完了這本書之後,變得非常不聽話,常常用「不要情緒勒索我」來頂嘴。聽起來很像是把情緒勒索這個觀念給「過度延伸」了,甚至是「誤解」了。所以我就問慕姿,她覺得親子之間出現這種狀況的話,改怎麼辦?該如何適度地使用這個觀念?

她在訪談中分享了她對於情緒勒索觀念的一種理解。她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一位大學生因為渴望雙主修電機系與中文系,向父母透露這個想法時,遭到父母認為雙主修中文系無實質益處的反對。這位大學生深感傷心,認為父母不支持他。慕姿問他,是否父母真的禁止他雙主修,或學校有要求父母簽名的規定。學生回答都是否定的,慕姿隨即指出,他其實被傷害的原因並不完全在於父母的看法,而更在於他內心對於「自己的選擇可能沒有價值」的恐慌與疑慮。

慕姿進一步解釋,我們有時候會感到受傷,可能源於我們感覺被他人的價值觀影響,或是需要他人的肯定。這會讓我們希望用某種方式去要求他人改變他們的話語或行為,以免自己被影響。然而,慕姿認為這種期待可能會使我們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他人有他們自己的看法和選擇權。因此,慕姿提醒,要學習尊重他人的觀點,並且更加肯定自己的選擇和感受。

在訪談的最後部分,慕姿探討了人們對於情緒勒索的反應,她認為有些人會因為感到受到情緒勒索就選擇離職、離婚、分手或搬出家裡。但她警告,如果沒有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掙扎,將只會從一個地方逃避到另一個地方,而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她強調了內在的反思與自我認同的重要性,讓我們可以有更健康的方式面對情緒勒索的情況。

尊重自己,從了解、尊重,並接納自己的感受開始。學著練習不否定自己的感受,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責任;同樣的,你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並且讓他人練習負起自己的情緒責任。


共通的人際關係問題

因為慕姿有很多年的心理諮商師的經驗,我就感到很十分好奇:她觀察到一般人「最常見的人際關係」問題,背後有沒有什麼共通的模式,是我們應該去優先學習和瞭解的?

她的回答是,人際關係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怎麼看自己」與「別人怎麼看我們」之間的張力與衝突,這往往是人們未曾察覺的問題。這種矛盾導致人們對自身形象的期待與現實認知產生焦慮,尤其當他們極度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問題的根源往往出在我們對自我形象的標籤與預期,我們總希望自己是某種樣子,然而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我們可能帶有一些自我標籤,可能是因為我們將一些事實藏起來。例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是不討人喜歡的,或者是容易被討厭的人。

這些負面標籤可能來自於過去的創傷經驗,也可能與這些完全無關,僅僅是我們過去對自己的一種認知。然而這種認知在我們的心中深藏不露。當我們的假面開始破裂,無法維持我們期待的形象時,這些深藏的焦慮便會湧現出來。此時,我們可能會從他人微小的行為中推測他們是否看出我們的真實面貌,這種疑慮會引發我們深深的恐懼,產生一連串的「防衛反應」。

然而,這些防衛反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誤解,反而成為人際關係中的困擾。防衛反應就像一個護城河,使我們真實的自我被包裹,更難被他人看見。這就使得他人更容易形成對我們的刻板印象或是產生負面的感受,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因此,對於自我認知與他人看待自我這樣的困難,我們需要有更深的了解和處理方式。

你尊重自己,這絕對不是自私。但如果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也要符合你的想法要求,滿足你的需求,甚至不惜侵犯對方的界限,貶低對方以達到你的目的,這才是自私。

couple holding hand front of body of calm water with mountain distance

如何打好全方位的關係?

最近我看慕姿推出的線上課程,談的是「全方位的關係應用課」,我就問她為什麼想要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呢?還有,這次的線上課程,和之前出版過的書籍「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她提到自己很喜歡透過思考,分解各種情緒狀態和常見問題,如羞辱創傷和情緒勒索等。然而,書籍的篇幅有限制,對於「應用部分」的說明往往無法非常詳盡,因此她將更多的應用性內容轉移到線上課程中。

她認為這也是一個能夠更深入的與學員互動的方式。她在線上課程中採用更大的架構,像是將問題類型化,讓學員能有像查字典或搜尋 Google 的感覺,逐步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次的課程,她將更著重於應用部分,並透過眾多實例幫助學員理解。她也非常感謝知識衛星的協助,在開課前邀請已經讀過她書的讀者填寫問卷,讓她了解學員在書本學習上的困難與應用上的不足。

在線上課程當中,她將用更多的時間去討論一種大家非常熟悉的情緒——焦慮。焦慮是個普遍存在的情緒,無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型焦慮,或是因為在乎他人對自己評價而產生的關係型焦慮,她都將在課程中一一拆解。為了幫助學員更深入理解,她不僅會逐步剖析焦慮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和行動,還會提出自身的經驗,並與學員分享如何應對焦慮並進行有效的自我調適。


克服內在焦慮的實際應用

這次慕姿推出的線上課程有一點很吸引我,她提到說「帶你有方法地去認識跟拆解情緒,幫自己擺脫自我否定、降低內在消耗、回歸平靜」。我就請慕姿舉個線上課程裡面的例子,讓我們知道上完課程之後可以如何應用。

她表示,有時候會發現自己在做超過準備的事情,以至於覺得疲累和不舒服,而不是享受過程。慕姿反思了這種過度努力可能導致的內在矛盾,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面臨的情況。她認為,有些人會選擇忽視自己的內在感受,僅注重外在的評價和他人的看法,結果就可能會失去對自身內在感受的瞭解和體驗,讓工作或生活逐漸失去意義。

慕姿強調,克服這種內在焦慮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感受。她鼓勵人們在遇到困擾或壓力的時候,停下來聆聽自己的內在聲音,觀察自己的情緒,並試著理解其中的含義。然而,她也指出這並非容易的過程,特別是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我們可能會忽視自己的感受,甚至無法感知自己的焦慮。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焦慮的「來源」,並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進而能夠做出不同的選擇,拓寬自己的視野,並進一步探索能夠讓自己感覺更好的可能性。

她進一步解釋,這種內在的轉變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就像練習重訓或學習第二語言一樣,需要不斷的鍛煉和實踐。她提醒我們,這並不是說目前的方法一定是錯的,而是要讓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會感到焦慮。她認為,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們可以增強情緒的韌性,並在人際關係中擁有更多的選擇。

先讓自己有能力安撫自己的焦慮,不回應對方的需求。當能夠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再讓自己多做一些,甚至練習向情緒勒索者表達自己的感受,以促成正向的互動循環。

woman standing in brown field while looking sideways

慕姿最近的選書偏好

我發現慕姿在很多訪談跟貼文中,都有提過自己喜歡大量閱讀的這個興趣。所以我就問她,平常最喜歡的是哪一種領域的書?為什麼?如果這個領域只能推薦一本好書,她會推薦給聽眾朋友們哪一本?

從她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發現,她的書籍偏好反映出她對人類心理的多元探索,她不僅長期涉獵心理學與創傷治療相關的書籍,也熱衷於探究犯罪與暴力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她提到一本叫做《惡魔的背影》的書引起了她的興趣,這本書詳述了一位記者追蹤一名連續殺手的過程。她也推薦了另一本名為《暴力失樂園》的書,儘管這本書已經絕版,但它對於暴力行為的深度剖析仍給予她深刻的啟示。

她關注犯罪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並強調犯罪者與一般人在許多方面其實並無太大的差異。她指出,許多犯罪行為並非源於行為者的異常,而是因為在特定的情境中,犯罪成為了他們認為最有效的生存策略。例如,一個充滿挫折卻找不到適當出口的人,可能會選擇犯罪來迅速解決自己的困擾。慕姿認為,這種觀點能夠解釋為何有些看似生活無憂的人,卻會驚人地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後,慕姿推薦了一本名為《被誤解的犯罪學》的書。這本書破解了許多人對於犯罪的誤解,並從犯罪者的環境、基因以及當下的選擇等角度,詳細解析犯罪行為的產生。對於這種情況,她認為即使一個人有反社會或自戀的人格特質,他仍然有可能在社會上活得很好,前提是他有其他的選擇。透過這種對人性的探索,慕姿期待能讓更多人了解,並非只有所謂的「異常人」會犯罪,甚至在特定的情境和壓力下,普通人也可能產生犯罪行為。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犯罪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而是要將觀察的焦點放在人類行為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上,以此更深入理解人性的多元面貌。

慕姿希望透過分享這些書籍和觀點,可以引起大眾對於人性和心理學更廣泛、更深入的討論。從這個問答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慕姿的思考模式並不僅限於一般的心理學觀點,而是試圖將心理學的觀點融入到更廣泛的社會現象中,進一步解讀人的行為和選擇。她鼓勵我們用開放和多元的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並透過閱讀,不斷探索、學習和成長。


後記:改善人際關係的實用書籍

讀完《情緒勒索》這本書後,我認為內容具有十足的實用性。書中的例子都源自於日常生活,讓我感到印象深刻,而且容易理解。這本書會幫我們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識別並處理那些隱藏在日常互動中的情緒勒索。我很欣賞慕姿能將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問題簡化為我們可以掌握和應對的技巧和策略。我會推薦給所有希望改善人際關係的讀者。

如果你對慕姿平時的分享或線上課程感興趣,歡迎前往以下連結參考看看。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