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警察面對黑人男性時,會馬上感覺到「危險、致命」?為什麼人們更信賴男性醫師的問診,卻更信任女性護理師的照護?為什麼老師普遍認為肥胖的學生比較笨,較活潑外向的學生更調皮?為什麼女性政治家或學者必須加倍努力,才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信賴?
這本書在說什麼?
《隱性偏見》的作者是美國知名記者潔西卡.諾黛兒(Jessica Nordell),經常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刊物發表文章。她在 2017 年曾發表一篇文章〈這樣的我們能終結偏見嗎?〉,分享當時正在進行的「終結偏見實驗」,引起了熱烈的迴響。後來她將這個概念繼續衍生成這本書的完整內容。
作者經過十多年的調查,發現偏見形成的原因,是因為人類自然而然就會把個人經歷和社會環境做出連結,形成一種慣性思維,最後演變成有意或無意之間表現出來的偏見。書中解釋了偏見的普遍性,說明我們該如何察覺它,並透過有意識的思考、有巧思的流程設計,去克服和扭轉根深柢固的偏見。
我覺得這本書的撰寫方式引人入勝,介紹了很多實際的案例和科學研究,融合了神經科學、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觀點,是一本引導我們認識偏見、看見偏見甚至扭轉偏見的完整指南。以下分享一些我從書中獲得觀念上的啟發。